— K.I.D —

爱在倾国倾城时——《布加勒斯特之恋》

这篇长评从昨天po出来到现在,我已经读了七八遍了。每一遍都能带来更多的快乐——同人文不图名利也不为交差,这样的理解和认同便是最大的回报。

老实说起来,纳兰对我有一种,专业作者对业余作者的宽容。

我想我一辈子也没法写得像她那么好,也不可能像她那样读那么多书(把致用类书籍都算上也不够),但仍然能屡次在同一个坑里愉快地玩耍、交流,并且把她所能达到的水准当做激励自己的标杆,真是平凡生活中的小小奇迹。

她是个害羞并且有些轻度社交障碍的姑娘,而我算是个很多时候神经比较粗,而且看重自己的感受远胜过他人的人。但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为人知的羞涩、自卑、偏执、傲慢,那都不要紧,我们有类似的审美,又都有一颗不愿意与现实彻底同频的心(虽然程度不同),或许那就够了吧!


此外也想请读过《布恋》的读者们在评论里告诉我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一个(或许几个)情节。反馈永远是最好的礼物!

叩谢!


纳兰妙殊:

第一次写长评,献给亲爱的 @K.I.D 。

(还没读过的胖友,推荐去读喔!第一章链接


1829年的某一天,法国人马里·亨利·贝尔在报纸看到一篇关于一件审判的新闻报道,立即觉得自己可以把它写成小说,写成了,取名《红与黑》。1870年,俄国人托尔斯泰吃完午饭“躺在沙发上,抽着烟……忽然我眼前闪现出一双贵妇人裸露的臂肘,我不由自主地凝视着这个幻象……幻象消失了,我无法摆脱它,它日日夜夜纠缠我,我必须把它写出来。”

举以上例子意为,触动作者写出一篇杰作的往往是一条简单的新闻、一个幻象,或一个地名(琼瑶听说“公主坟”的地名后萌生写《还珠格格》这事没法跟前两位放一起比,不过它也算通俗文学名著。聊备一格)。Kid说,触动她写《布加勒斯特之恋》的,就是演员塞巴斯蒂安的国籍——罗马尼亚。优秀的作者能在微小处感知、发掘戏剧性,犹如寻找松露的猎犬,在外人眼中树下只有一片泥土,但特殊灵敏的嗅觉知道那底下有宝藏。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挖下去。

一切像电影一样开场了,1987年秋天(在秋天起头的都是好故事),美国记者克里斯到达布加勒斯特机场,在对打字机的安检里第一次尝到了不同社会制度的滋味。

在我们的次元里,那天是2015年12月22日。

 


《布加勒斯特之恋》整个故事是用一根清晰的红线串起的,即那篇新闻报道。克里斯需要观察真相,需要记录,塞巴斯需要监视他,扰乱他的观察与记录。
在故事的第一部分,他们句句总在谈它,但句句又并不是在谈它。到后来,任务早已不是任务,报道也不再是报道。

我觉得《布》里面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话。摘取一段最喜欢的对话:

“你是不是担心我会把这些事情都写到我的报道里?”

 “你会吗?”

“我非常想写进去。但是恐怕还不行。”

“为什么?”

“因为我只有她这一个信息来源。我没有实地去看过她工作的诊所,没有采访到她的病人和同事。其实我还需要去见一见和她观点相反的人,这样才算得上一个完整的报道。”

“我认识的其他记者不是这样工作的。”

“我的老板托尼不会允许我工作得那么轻松的。每次的初稿交上去,他都要问上不下五十个问题。”

“你不是说美国不搞新闻审查吗?”

“不是审查,是寻找漏洞。如果我不能用文章里提供的细节回答他那些问题,那么整个报道就站不住脚。我们的读者和竞争对手只会比他更厉害。”

……

“你最早给我看的那份稿子里细节也挺丰富的。”

“也许在你们眼里算得上丰富,可是一点儿也不完整。比如说,除了工厂提供给我的那些漂亮的数据,还有没有别的被遗漏的数据?除了我们去采访的那一天,其他日子里那里的状况也一模一样吗?医院里的病人为什么没有一个重症患者?国营商场里的商品种类一点儿也不多,可为什么每个顾客要买的东西恰好那里都有?这不符合我的生活经验。还有,为什么在出版社和大学里碰到的所有人都说着一模一样的话?”

“不对,在布加勒斯特大学里我们遇到了持反对意见的人,可是你没让我和他说话。”

“你是在怪我吗?可这是我的工作。”

“你能带我再去见一次娜塔莎吗?”

“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那就算了吧,我看我这次是写不出什么东西了,托尼也只能接受我空手而归的事实。”

“原来那篇稿子真的不能用吗?”

“没有人会喜欢看的,登在报纸上也只能拿去给人当废纸,还不如腾出版面卖广告。”我不是说你的国家不好,也不是说你的工作完成得不好,我是说我自己写的东西太差了。”

“不见得人人都不爱看吧?”

“就好比你翻开一本小说,书里的主人公又漂亮又聪明,性格十分怡人,思想格外高尚,身边的每个人都喜欢他,最后的结局是他度过了一帆风顺的一生。你会喜欢看这样一本书吗?”

“假如确实就存在这样的人呢?难道如实地描写他们的人生也有错吗?”

“哦,得了吧塞比,我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还记得刚搬进我的宿舍那天你是怎么说的吗?你说接下来的时间你不会再想采访的事情。你骗了我。”

即使剔除对说话时神态与心理活动的描述,对话也同样精彩。

两个人各怀心事,塞巴斯不断企图用空洞的主义和原则支撑自己的敌意。但矛盾和爱在他们每一句对话中闪烁,越强烈的矛盾,就越能映射出无法忽视的爱。爱是真相的显影剂。好的爱情是淬炼,让人自觉提纯与反省。爱还能叫醒装睡的人。祛除主义之魅,打破壁垒,只需要,爱。

一旦有了爱,塞巴斯就无法不去正视生活中那些虚假的东西了,因为爱太真切。所以很多爱人表白时会说“你是我生命中发生过的最好、最真实的事”,会说“爱让我想变成更好的人”。

真爱与觉醒一起到来,这真是奇妙又令人震颤的安排。

 



我最喜欢克里斯第一次离去前那个停电的夜晚,烛影摇红,身穿白衬衫的塞巴斯弹琴弹出贝多芬的《悲怆》。琴声是心声,欲拒还迎是心声,钢琴发出的不和谐音与琴盖落下的声音,也都是心声。

而忘情拥吻是本意,冷静否认是伪装。每当他们共处一室,爱就像房间里那头人人都知道它在、却故意不去看的大象。

一切都在代替嘴巴倾诉爱意,唯有嘴巴里说出的话还不肯承认爱意。因此一切都比语言更真实。

作者笔下这场离别的重头戏,半点也没有浪费人物关系的戏剧性,没有错过、漏掉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满分。

 

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克里斯离去后,娜塔莎问塞巴斯,“想要他,还是想要你的前途和祖国?”“我想要他。”

“祖国”vs爱,“祖国”vs个人。在塞巴斯之前那段悲剧里,最让人痛恨的,就是被表彰与被嘉奖的牺牲,那实则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灵魂(“感动罗马尼亚”?)。当终于有一个时刻让他承认是“祖国错了”,觉得特别痛快,至今还记得那种痛快。

 

文中有多次聚散,而那篇“报道”始终在那里。相聚时“报道”是给他们创造形影不离机会的媒人和保护者。分别时,“报道”又是隔空传递信念、爱和勇气的使者。

而“报道”也有两篇,一篇假一篇真。克里斯基于保护塞巴斯、能让他们再见面的心态写出的假报道,是爱;昭告真相的“真”报道,是职业操守,是正义感,也是爱。

——鸣谢《史塔克周末》,上帝保佑《史塔克周末》(不)。

 

接着要说到另外一大段最喜欢的场景啦——狱中戏。虽说故事全靠想象,但想象监狱里的生活,也实在太难了。然而Kid抓得非常准确:最令人疯狂的是没有审判也没有说法、被人遗忘与活埋的感觉。

此时塞巴斯对爱情的怀疑合情合理,身处痛苦中的人会怨艾痛苦之外的人,会——心生怨毒。Kid用了“怨毒”这个词,太准确了。我爱这个词。确实是像毒液一样的怨恨。他也不确定自己会不会再发作、再度陷入疯狂。怀疑自己还会怀疑爱人的爱,没什么比这更可怕了。

然而这时“报道”再次到来,拯救了塞巴斯的疑虑,这时机刚好,传递报道的渠道也相当自然,来得恰到好处,没有早一天也没有晚一天。


还记得当时Kid尚未往下写的时候,我哀求她不要让组织拷打折磨他……但那又怎么可能?毕竟他犯了罪,犯了爱上自由与敌人这种罪行。而“拷打”着落在故事里,如果真用肉刑,那就不是小说了,不是好作者的选择。Kid的选择是所有选择中最好的,最有讽刺效果的:不停歇地播放“领袖著作的朗诵”。这真是具有太精准巧妙隐喻的刑罚。贴一下当时的留言吧(不是懒,而是当时激动之下的感想最准确):这就像是那种制度和国家机器对人民所做的事情的缩影:无休止的宣读与洗脑,这里只不过浓度调高了一些,就足以致命,亦即平时人们品尝到的不过是稀释了一些的慢性致死毒药罢了。现实中的折磨可能会更凶残。

到此处塞巴斯的命运与痛苦已经跌到谷底,即将迎来曙光。

广场上那历史性的一幕,作者笔力如椽,写得丝丝入扣,宛在目前。忽然在克里斯面前出现的一口棺材,妙到毫巅,既完美地收束了一个配角,又像适时奏起的不祥的背景乐,把已经很紧的弦又强行拧紧了一扣。

政权翻覆之时,必然有生有死。但一旦“棺材”这样东西被亮出来,读者即可放心,塞巴斯是一定会活下来的,即使床板上刻有更加不祥的、犹如遗言一样的“till the end of the line”(“丁郎丁郎,来生来世,再做夫妻”),他也绝对会活下来。一切苦涩都是为了让重逢更甜蜜,塞比捱了这么多牢狱之苦,克里斯还不该受一点惊吓吗?

最后,反人民的政权必将被推翻,久别的情人也必将互相找到。爱情与自由在同一时刻高扬起胜利的旌旗,地点是独裁者曾经站立的阳台。这重逢的一幕足够压得住前面的铺垫,做为读者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另外难得的一点是,在这个故事中主角两个人旗鼓相当,没有偏废,没有哪边是软弱的。而文中各个配角也都十分鲜活,每个小角色作者都认真刻画,没有跌入窠臼,没有潦草带过。天生更接近真理的女性娜塔莎,英国绅士希德勒斯顿,体制里一块大砖头也有内心戏的朗姆洛,狱中可笑可怜的作家费耶拉鲁,把痛苦埋在心底的温柔的母亲……作者用简单几句话就点出性格,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与敏锐。


至此,容我起立鼓掌一分钟。

 

关于香蕉,插上一段。文中塞巴斯辛辛苦苦给情人排队买苹果,羞赧地说买不到香蕉,这是基于现实展开的极好的虚构。Kid在那章后面放了演员塞巴斯接受采访时谈香蕉的gif。她写道:“主持人貌似觉得这孩子很奇葩,为什么对香蕉那么有执念。但我特别理解他,越匮乏就越是想要,从小生活富足的美国人不懂的。”很巧,小薛也有一个关于香蕉的故事:他小时生活在内蒙古,物资之匮乏跟布加勒斯特相差无几,他也吃不上香蕉。上大学第一学期,他拿到奖学金,第一件事是跑去买了十斤香蕉!接下来几天他疯狂地吃香蕉,最后终于吃恶心了,把香蕉这个东西彻底推到了味觉的反面。他现在再也不爱吃香蕉了。

一个关于“童年匮乏”的小小悲剧。

但愿现在的斯坦先生对香蕉不再有执念。

 

最后是一些私货。你我相识要追溯到五年前,那时彼此的人生也尚未完全明朗。我还记得你在私信里跟我说,你在犹豫是否要抛下事业、去追随爱人。后来你做出了决定,跟你文中“我想要他”的塞巴斯一样勇敢深情,此后的幸福与美满自然都是应有之义。

每想到你爱重我的心意(如把我推荐给兔子,等等),都觉得幸何如之。说到私谊,我是个在交友方面非常低能的人,永远不知道在别人面前怎么摆放自己、才能不惹人厌烦;不能与倾慕的人深交总是憾事,但深浅又怎么把握?说太多会后悔,说少了又觉得不能表意,于是进退仓皇,动辄失措——这是我每天必定纠结的事项之一。因此对我来说非常幸运的是,五年过去了,我和你一起爱的人(克里斯蒂亚诺),如今仍在心头,爱意不曾减少,而爱的交集的名单上又添多了新人。2015年最好的事是你被塞巴斯蒂安甜翻了、仰面掉进这个坑里,跌落在坑底的我的身边,我也有了与你在一起的更多理由与路径。感谢可爱的斯坦同志。

未来的事情难以逆料,我正在学习不去担忧未来还有多久相聚,只享受这一年的、眼下的快乐。最后,再次感谢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的爱,感谢亲爱的你。



唱:

啊~啊~啊啊啊~啊~ 啊~ 啊——让我们红尘作伴,萌得潇潇洒洒,脑洞奔腾,共享CP繁华,对酒当歌,写出心中喜悦,轰轰烈烈,把握坑里年华……


评论(9)
热度(440)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2016-08-04

440 纳兰妙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