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I.D —

香蕉,罗马尼亚,世界以及谷歌

    最近被同事推荐在看谷歌首席人才官写的那本《重新定义团队》。

    作者在麦肯锡工作过,之后又做了GE的人力资源高管,直到2006年入职谷歌,成为人力运营部(People Operation)的负责人——看来看去都是行业翘楚。

    往前看他的青少年时代,在快餐店打过工,到日本教过英文,还当过救生员,甚至以此身份在电视节目里客串了一次——怎么样,是不是脑补出了一个典型的活力四射的美国帅哥,倒退十几年可以找嫩桃子演的那种?

    而他的人生回溯到最起点是这样的:1972年,出生于罗马尼亚。

    他在自序里用了短短一段话描述齐奥塞斯库治下的祖国:

    上层人物能够从西方得到好的衣服、日用品、蔬菜和水果,而我的父母第一次吃上香蕉时都已经30多岁了。孩子受到鼓励监视父母。报纸和广播真话很少,但谎话连篇,赞扬政府的伟大,批判美国的邪恶和压迫。


    看到这里就实在不能不联想到晚作者十年出生的384老师了。真是一整个国家的人都对香蕉有执念。但,为什么是香蕉呢?

    香蕉是最便宜的热带水果,可以在尚未成熟时就采摘下来,经历长途运输而不腐坏,到了目的地之后还可以用乙烯催熟。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至少在2000年前后,在我家乡还难以吃到除了苹果、葡萄和夏天的荔枝、西瓜以外的外地水果,芒果、榴莲这些东西都是最近几年才普及的,但香蕉从来就管够。

    在土耳其生活的几年里,大概是因为穆斯林对外来食品的接受度比较低,消费量很小,我在超市见过十美元一个的芒果,五美元一颗的荔枝,只有香蕉永远那么便宜,便宜得让人几乎忘记了它也是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的。(我还真的特意去问过,土耳其的香蕉来自尼日利亚。)

    也就是说,在国际物流还很不发达的年代,至少香蕉还是人们可以享受到的异域食品。如果连香蕉都吃不到,就意味着你连国际贸易体系带来的最便宜的产品都消费不了。

    打个比喻的话,就像你知道全世界的人都在轻松使用谷歌、维基、Youtube和脸书(最新的噩耗是连伊朗都解禁了),可你只能看到 404 not found,这样。

    

    当然啦,有人会说不上这些网站又不会死。是,不吃香蕉也不会死啊!

    可是任何一个稍微敏感点的人,都会透过这些缺失意识到生活中难以忍受的一面。


    回到我说的这本书,作者后面又写了一段很好的话:

    我们一家人逃离罗马尼亚,寻求自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说什么或想什么就可以去说、去想,想要与谁交往就与谁交往的自由。

    想到可以加入一家以使信息对所有人开放为成立目标的公司就令人兴奋不已,因为自由的状态是以自由表达为基础的,而自由表达又依靠对信息和真实情况的了解。

    

    同意每一个字。

    以上来自一个一上午试图连好几个外站都连不上的郁闷的人。



评论(29)
热度(142)

2016-03-09

142